当前位置:伍佰目录 » 站长资讯 » 站长资讯 » 互联网资讯 » 文章详细

敢啃“硬骨头”的军中女博士奋战在新冠病毒检测一线

来源:本站原创 浏览:105次 时间:2021-05-20

  央视网消息(记者 陈欣 通讯员 邵龙飞 曲鸣明 张振威):武汉的三月,春暖花开,战“疫”的好消息不断传来。

  3月16日,陈薇院士领衔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,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,正式进入临床试验。

 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有这样一个成员,只要提起她,大家都会想到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,“虽然口罩挡住了她的笑脸,但那双眼睛依然传递着温暖和力量”。

  她,就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迟象阳。

工作中的迟象阳 邵龙飞摄

工作中的迟象阳 邵龙飞摄

  在战“疫”一线,就要有敢啃“硬骨头”的勇气

  1月26日晚,军事医学专家组星夜兼程抵达武汉。

  刚到武汉,迟象阳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:先是当起了“搬运工”,和男同事一起干体力活,布设帐篷式移动实验室里的各种分析化验装备;接着,又成了“工程师”,负责调试大型实验设备。

  除此之外,她还有一项主要任务——进行核酸检测。

  核酸检测对临床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至关重要,更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。

  一次全流程的核酸检测,从单批次的检测数量到人员进舱出舱准备、检测的时间,都相对固定。有时,送检样本数量多,检测人员不但要轮番上阵,还要连夜赶工,等到最终确认结果,就要到凌晨四五点钟了。

  工作虽然忙碌,但在迟象阳看来,面对困难,就是要狭路相逢勇者胜:“工作多,就一点一点做嘛,总有做完的时候。”

  在一线,为了加强分析检测能力,军事医学专家自带了多种未曾启用的新装备,这些装备在投入使用前,必须进行严格的调试、校正。

  以往,这项工作都是由售后专业人员负责的。此时,没有了后方依托,陈薇院士果断点将:“迟象阳负责!”

  为了使装备尽早投入使用,受领任务后,迟象阳一点点“抠”起了说明书,熟悉随机应用程序。经过一天一夜的不眠不休,当电脑屏幕上显示每条测试条目都是SUCCEED(通过)后,迟象阳长舒一口气,终于啃下了一块“硬骨头”。

  按照防控要求,从咽拭子样品接收到得出核酸检测结果,须在24小时内完成。为了尽早让医院获知结果救治患者,一批近百份的样品从前处理到检测完成,迟象阳和团队成员通过优化流程组合,运用先进仪器设备,硬是把时间压缩到4个小时以内。他们还实现了一个小时内完成90余份样本核酸提取,最高500人份以上的单日标本检测能力。

  “团队检测高效迅速,结果精准,极大缓解了我们疫情防控样本检测压力。”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此给予高度评价。

战“疫”一线,迟象阳在移动检测实验室做核酸检测 邵龙飞摄

战“疫”一线,迟象阳在移动检测实验室做核酸检测 邵龙飞摄

  做科研工作,更离不开严谨、专注的态度

  其实,在她的导师,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眼中,学习力强、执行力好、敢啃“硬骨头”,一直以来都是迟象阳的鲜明特征。

  在随陈薇院士读研究生时,迟象阳就将自动化和微生物研究结合起来跨界攻关,主动受领了所在单位搭建单细胞技术平台的任务。

  搭配仪器,编写软件,调试系统,经过不断探索,这款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抗体基因的平台研发成功,并发挥了巨大作用。埃博拉病毒、森林脑炎病毒及新型冠状病毒等的病毒抗体分离,都运用了这个平台的技术。

  而迟象阳敢啃“硬骨头”的底气,则来源于她严谨、细致、专注的态度。

  每次做实验前,迟象阳都会把实验设计从头到尾列出流程图和时间表,每个步骤都会详细注明技术难点、实现手段和所需仪器设备。而实验中的每个疑点和解决过程,她也总会详细记录,并定期盘点归纳。

  去年,迟象阳被公派出国作博士后学习。为了提高口语能力,她从最基础的音标开始复习,重点强化发音和专业术语的听读,食堂里、走路中、实验间隙,所有空闲时间她都戴着耳机,一个人嘟嘟囔囔。

  有同事打趣道,迟象阳学起来就像“老僧入定”,全身心投入。

  在国外,迟象阳依然白天做实验,晚上整理数据、写论文,一刻也不放松。学习归来后,她不但将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师弟师妹,还就借鉴国外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和运行经验提出了建议。

  实验室之外,她是“大师姐”,也是“开心果”

  实验室里,迟象阳是团队中敢于担当的骨干;实验室之外,她是“大师姐”,更是团队里的“开心果”


伍佰目录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。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/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处理.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 联系邮箱:tsk@qq.com

快速链接

最新收录

最新点入